成語:無腸公子
拚音 wú cháng gōng zǐ
解釋 指螃蟹。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例子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螃蟹
典故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抱樸子曰:‘……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辰日稱雨師者,龍也。稱河伯者,魚也。稱無腸公子者,蟹也。……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也。”
無腸公子,指蟹,這是古代仙道之人的說法。
後用為詠螃蟹之典。
唐.唐彥謙《蟹》:“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