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愁腸九回
拚音 chóu cháng jiǔ huí
解釋 指悲愁頻頻在腹中縈繞,難於排遣。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唐·崔櫓《春日長安即事》:“玉樓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例子 玉樓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唐·崔櫓《春日長安即事》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人煩惱時
典故
形容愁思起伏,鬱結不解。
宋歐陽修《黃溪夜泊》詩: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參見:○九回腸
近義詞 愁腸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