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重門擊柝
拚音 chóng mén jī tuò
解釋 柝:打更用的梆子。設置重重門戶,並派更夫巡夜。指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出處 《周易·係辭下》:“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例子 若非高岸峻防,~,雖有盛德,曷觀成功? 唐·呂溫《三受降城碑銘序》
語法 作謂語;指戒備森嚴
典故
《周易.係辭下》:“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柝是舊時巡夜報更的木梆。
重門擊柝,即設置重重門戶,並派人打更巡夜。
後以重門擊柝喻指嚴於提防,防衛十分森嚴。
《三國誌.吳書.薛綜傳》:“夫帝王者,萬國之元首,天下之所係命也。是以居則重門擊柝以戒不虞,行則清道案節以養威嚴,蓋所以存萬安之福,鎮四海之心。”
英語 have the gates reinforced and night watchmen patrol the courty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