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乘風破浪
拚音 chéng fēng pò làng
解釋 船隻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 《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誌,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乘風破浪的故事
例子 輪船在乘風破浪,汽車在駛過原野。(茅盾《子夜》五)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事業迅速發展
典故
比喻不畏艱險,氣概宏偉,誌向遠大。
宗愨(?-465年),字元幹,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南),幼時正值太平,時人都以讀書為業,而宗愨獨愛習武。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宗愨參加攻打林邑(今越南占城)之役。
林邑王以大象出戰,宋軍敗退,宗愨便讓人製作許多假獅子。
大象一見,四散奔逃,終於攻下了林邑。
元嘉三十年(453年),宗愨為南中郎諮議參軍,幫助孝武帝平定劉劭叛亂,大明三年(459年),又平定叛逆竟陵王誕,被封為左衛將軍。
後打獵時不慎落馬腳折,改封光祿大夫,宗愨也不得不結束馳騁疆場的生活。
宗愨小時,就很有大誌,他的叔父宗炳是一個隱士,問他將來的誌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出典】:《宋書》卷76《宗愨傳》1971頁:“愨年少時,炳問其誌,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例句】:唐·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宋·李洪《偶作》:“乘風破浪非吾是,暫借僧窗永日眠。” 李大釗《青春》:“乘風破浪,迢迢乎遠矣,複何無計留春望塵莫及之歎哉?” 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漫雲女子不英雄,萬裏乘風獨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