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殘兵敗將
拚音 cán bīng bài jiàng
解釋 戰敗了的部隊。
出處 明·邵璨《香囊記·敗兀》:“我如今連被嶽家軍殺敗,收聚些殘兵敗將,濟不得事,目下就要拔營回去如何?”
例子 侯匪又轉向那一撮殘兵敗將動員起來。(曲波《林海雪原》三七)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指被擊潰的軍隊或勢力
戰敗後殘餘的兵將。
明.邵璨《香囊記.敗兀》:“我如今連被嶽家軍殺敗,收聚些殘兵敗將,濟不得事,目下就要拔營回去如何?”明.無名氏《伐晉興齊》四折:“如今追擊殘兵敗將,遂收故境,引兵而回。”《東周列國誌》一○二回:“王齕大敗,折兵五萬有餘,又盡喪其糧船,隻得引殘兵敗將,向路南而遁。”亦作“殘軍敗將”。
元.無名氏《博望燒屯》二折:“休說是夏侯惇。就是殘軍敗將,拿將一個來,我也就當作夏侯惇。”亦作“敗將殘兵”。
明.無名氏《開詔救忠》楔子:“你雖然殺了我一陣,你的軍兵可也盡皆折損了,則剩下這一枝敗將殘兵。”
反義詞 銳不可當
英語 remnants of a defeated army
俄語 жáлкие остáтки разбитых войск
日語 敗殘將兵(はいざんしょうへい)
法語 troupe en derou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