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立文字
拚音 bù lì wén zì
解釋 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師問:‘祇如古德,豈不是以心傳心?’峰曰:‘兼不立文字語句。’”
例子 既非如霍光、寇準之不學無術,又非如釋氏之~,瞎著去參。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
語法 作謂語;指口頭傳授
典故
佛教禪宗主頓悟,以心傳心,不涉文字語言,謂之不立文字。
《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清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八佾篇五》:“餘以管氏言之,其遺書具在,其行事亦班然可考。既非如霍光、寇準之不學無術,又非如釋氏之不立文字,瞎著去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