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可磨滅
拚音 bù kě mó miè
解釋 磨滅:消失。永遠消失不了。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出處 宋·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韓氏之文,沒而不見者二百年,而後大施於今,此又非特好惡之所上下,蓋其久而愈明,不可磨滅,雖蔽於暫而終耀於無窮者,其道當然也。”
例子 周總理以他崇高的品格,卓越的才華,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業績等永遠流傳
典故
磨滅:逐漸消失。
指痕跡、印象、功績、事業、道理等永遠不會消失,保留在人世間或人們的記憶裏。
宋.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韓氏之文,沒而不見者二百年,而後大施於今……蓋其久而愈明,不可磨滅,雖蔽於暫而終耀於無窮者,其道當然也。”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二》:“然翻來覆去,不過是這幾句婆子舌頭話,索其所謂真精神與千古不可磨滅之見,絕無有也,則文雖工而不免為下格。”清.黃宗羲《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八家書》:“而鹿門一生僅得其轉折波瀾而已,所謂精神不可磨滅者,未之有也。”
英語 indelible
法語 indélé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