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背本趨末
拚音 bèi běn qū mò
解釋 古代常以農業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
出處 《漢書·食貨誌上》:“時民近戰國,皆背本趨末。”
例子 民多~,或有饑寒之色。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
語法 作謂語;同“舍本求末”
典故
本、末:我國古代以農為本,而以工商為末。
原指棄農從商。
後也比喻輕重倒置,不抓主要問題而重枝節問題。
漢.賈誼《論積貯》:“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漢書.食貨誌上》:“時民近戰國,皆背本趨末。”亦作“背本就末”。
《三國誌.蜀書.呂凱傳》:“何期臣仆吳、越,背本就末乎?”
英語 depart(devia-te) from the cardinal things and seek for the minor 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