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杯水車薪
拚音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釋 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出處 《孟子·告子上》:“今之為人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杯水車薪的故事
例子 有新債未動毫分的,除了承許夏鼎三十兩外,大有杯水車薪之狀。(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四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分句;指力量小不能解決問題
故事 從前有一個樵夫在山上打柴,聽到救火聲就跑去救火。後來他的柴車也著了火,正好看到路邊有一個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邊去裝水來救火,但火勢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一整車柴全部被燒毀
形容投力太少,無濟於事。
孟子說,仁戰勝不仁,就象是水能戰勝火一樣。
現在那些行仁的人,就象是拿一小杯水去撲滅一車木柴所燃燒起的熊熊烈火;撲滅不了,便說是水終究戰勝不了火,這樣的論調又助長了那些極端不仁的人,到頭來也必然會把他本來有的那點仁也丟失了。
【出典】:《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例句】:宋·李曾伯《可齋雜稿》9:“杯水救薪,豈能蘇涸;籌沙作米,安足療饑。” 明·徐光啟《聞風憤激直獻芻蕘疏》:“且寥寥數人,僅挾數器,杯水車薪,何濟於事?”
英語 an utterly inadequate method in dealing with a severe
俄語 заливáть костёр лóжкой воды
日語 車一杯(くるまいっぱい)のまきに付(つ)いた火(ひ)を一杯の水(みず)で消(け)す,焼(や)け石(いし)に水
德語 eine Schüssel Wasser lǒscht nicht den brennenden Reisigwa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