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全

有上下句的成語列表

成語 解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誌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一切都準備好了,隻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麽都已準備好了,隻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 自己的慶鋪邊,怎麽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容許別人沾手。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下筆千言,離題萬裏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裏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麵發生的事情。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習好像追趕什麽,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言寡尤,行寡悔 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