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為好成歉
拚音 wéi hǎo chéng qiàn
解釋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報,將恩作仇。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不能報恩人之德,反累恩人的清名,為好成歉,皆奴之罪。”
語法 作謂語;比喻好心得不到好報
典故
做好事卻被當作惡意。
《警世通言》卷二一:“傍人怎知就裏,見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際,被人談論,可不為好成歉,反為一世英雄之玷?”《醒世恒言》卷九:“千好萬好,總隻一好,有心好到底了,休得為好成歉,從長計較。”亦作“要好成歉”。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褚敬橋拍著胸膛道:‘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我好意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這話,卻不知禍從天上來。’”
近義詞 要好成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