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十裏長亭
拚音 shí lǐ cháng tíng
解釋 秦漢時每十裏設置一亭,以後每五裏有一短亭,供行人何處,親友遠行常在此話別。
出處 《白孔六帖》卷九:“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
例子 今日送張生赴京,紅娘,快催小姐,同去十裏長亭。(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送別
典故
長亭:秦漢時十裏建一亭,稱長亭,為行人休憩及餞別之處。
指路旁供人休息、送別的亭榭。
語本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十裏五裏,長亭短亭。”宋.蘇軾《送孔郎中赴陝郊》:“十裏長亭聞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