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紅紫亂朱
拚音 hóng zǐ luàn zhū
解釋 古以朱為正色,紫為雜色。紅紫亂朱指雜色混亂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孟子注疏·趙岐·題辭》:“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例子 無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典故
雜色亂正色。
比喻以異端亂正統,或邪說冒充真理。
古人以朱為正色,紅、紫為雜色。
或稱間色。
《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漢代趙岐《孟子題辭》:“紅紫亂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亦作“惡紫奪朱”。
奪:取代。
近義詞 紅紫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