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紅紫奪朱
拚音 hóng zǐ duó zhū
解釋 奪:強取;朱:朱紅,正紅色。用間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紅。比喻以邪奪正。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典故
謂紅、紫以間色奪朱。
比喻以邪奪正。
《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邢昺疏:“此章記孔子惡邪奪正也。惡紫之奪朱也者,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也。”亦作“紅紫亂朱”。
漢 趙岐《〈孟子〉題辭》:“孟子閔悼堯、舜、湯、文、周、孔之業將遂湮微,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近義詞 紅紫亂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