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左圖右史
拚音 zuǒ tú yòu shǐ
解釋 形容室內圖書多。
出處 《新唐書·楊綰傳》:“獨處一室,左圖右史。”
例子 北山在獄中,一日三餐,左圖右史,倒很舒服。(《晚清文學叢鈔·轟天雷》第十二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嗜書好學
典故
形容擁有很多書籍。
又作“左右圖史”。
見唐楊綰(wǎn晚)的事跡。
楊綰(?-777年),字公權,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進士出身。
安史之亂後,肅宗於靈武即位,綰從長安往奔,拜起居舍人、知製誥。
累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國子祭酒、太常卿等。
大曆十二年(777年)拜宰相,不久即去世。
史載他少年失父,家中貧窮,但事母甚孝。
性格沉靜,常常獨處一室,室內堆滿了書籍。
他隻顧埋頭讀書,滿室灰塵,也毫不在意。
【出典】:《新唐書》卷142《楊綰傳》4664頁:“綰少孤,家素貧,事母謹甚。性沈靖,獨處一室,左右圖史,凝塵滿席,澹如也。”
【例句】:清·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敘》:“背山麵湖,左圖右史,於政餘親課之。” 清初·青心才人《金雲翹》3回:“翠翹見左圖右史,壁劍床琴,甚是清楚。因說道:‘好個瀟灑書齋也。’” 魯迅《且介亭雜文·連環圖畫瑣談》:“古人‘左圖右史’,現在隻剩下一句話,看不見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