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癢難撓
拚音 xīn yǎng nán náo
解釋 形容高興得不知如何才好。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例子 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針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三回
語法 作賓語;形容高興得不知如何才好
典故
撓:搔。
心裏有癢,難以搔著。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製。
元.王實甫《西廂記》一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明.無名氏《打韓通》四折:“哥哥,你奉聖命加官賜爵,我這裏喜孜孜心癢難撓。”《西遊記》八六回:“樹底下綁著兩個人,一個正是唐僧。行者見了,心癢難撓,忍不住,現了本相,近前叫聲‘師父’。”亦作“心癢難揉”。
元.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癢難揉,則教我幾聲長籲到的曉?”亦作“心癢難撾”。
《西遊記》五一回:“忽抬頭,見他的那金箍棒靠在東壁,喜得他心癢難撾。”
近義詞 心癢難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