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相得益彰
拚音 xiāng dé yì zhāng
解釋 相行: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例子 由於它的內容太卓越了,樸拙的形式並不造成不良影響;相反的,卻使它們相得益彰。(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相互配合
典故
漢代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章:通“彰”。
本謂主明臣賢,相互配合。
相互協助,成績就更加顯著。
後亦謂因相互襯托配合而更能有所表現。
近義詞 相輔相成
英語 each shining more brilliantly in the other's company
法語 ceux qui s'entendent bien brillent d'un éclat plus g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