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我見猶憐
拚音 wǒ jiàn yóu lián
解釋 猶:尚且;憐:愛。我見了她尚且覺得可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出處 南朝宋·虞通之《妒記》:“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例子 此即吾家小主婦耶?我見猶憐,何怪子魂思而夢繞之。(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巧娘》)
語法 作定語;用於女性
《世說新語.賢媛》:“桓宣武(桓溫)平蜀,以李勢妹為妾,甚有寵,常著齋後。主(據《續晉陽秋》說,溫娶明帝女南康公主為妻)始不知。既聞,與數十婢拔白刃襲之,正值李梳頭,發委藉地,膚色玉曜,不為動容,徐曰:‘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主慚而退。”下又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記》曰:“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梳頭,姿容端麗,徐徐結發,斂手向主,神色嫻正,辭甚悽惋。主於是擲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遂善之。”此事又見《六帖》卷十七引《妒記》。
李勢之女淑美能言,幾句話便感動了南康長公主,使她消除了妒忌之心,使嫡庶相善。
後形容女子姿容美麗,舉止楚楚動人為“我見猶憐”,本此。
這個典故雖無一般的詞語意義,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常常可以被借用,以形容女子美妙動人。
唐.羅虯《比紅兒詩》:“髻綰濃雲立曙軒,我來猶愛不成冤。當時若見紅兒貌,未必相看有此言。”(《香豔叢書》第三集)《聊齋誌異.香蓮》:“蓮曰:‘窈娜如此,妾見猶憐,何況男子?’”
魯迅《準風月談.登龍術拾遺》:“但其為文人也,又必須是唯美派,試看王爾德遺照,盤花鈕扣,鑲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見猶憐。而況令閫(令閫,即“尊夫人”之意。古時婦女居住的內室也稱為閫,故後多用作婦女的代稱)。
”魯迅先生在此用這個典故,是對“唯美派”的諷刺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