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生入死
拚音 chū shēng rù sǐ
解釋 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例子 這一層,不煩聖慮,他們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何況國家如此,不至於還鬧義氣。(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讚揚人英勇
歇後語 鬼門關止步;躲鬼躲進城隍廟
典故
原指出生地,入死地。
後多指冒著生命的危險,活動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之中。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韓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
反義詞 貪生怕死
英語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日語 生死(せいし)を顧(かえり)みない,命(いのち)をかける
法語 risquer s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