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赤手空拳
拚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解釋 赤手:空手。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爭奈他赤手空拳。”
例子 老人沒了主意,日本兵有槍,他自己赤手空拳。(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辦事缺乏物質基礎
典故
謂兩手空空。
《西遊記》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比喻無所憑借。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四折:“他將那孩兒錦親身托獻。這的是苦百姓赤手空拳,我依家法親責當麵。”朱自清《民眾文學的討論》:“因為創作必有所憑依,斷非赤手空拳所能辦。”亦作“隻手空拳”。
《野叟曝言》三回:“假如有此利器,望那鱗縫中發去,充其力量,可入數寸,使之滿身芒刺,著藥便爛,雖不能登時剁卻,任他負痛而逃,亦終創潰而死。此時隻手空拳,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