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持籌握算
拚音 chí chóu wò suàn
解釋 原指籌劃,後稱管理財務。
出處 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例子 婦~,日致豐盈。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雲蘿公主》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精打細算
典故
謂計算帳目、管理財條。
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富貴貧賤》: “富者持籌握算,心結身勞,是富而仍貧。” ●漢枚乘《七發》: “客曰:‘將為太子奏方術之士,有資略者,若莊周、魏牟、楊朱、墨翟、便蜎、詹何之倫,使之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豈欲聞之乎?’ ” 方術之士: 指博學麵有理論之人。
資略: 才智。
奏:進。
莊周、魏牟(mou)、楊朱、墨翟(di)、便(pian)蜎、詹何: 皆戰國時思想家。
持籌(chou)而算:指籌劃一切事情。
籌,古代計算數目的一種工具。
《七發》最後以聖人辯士的要言妙道來啟發太子,使那些博學而有理論之人,論天下精辟微妙的道理,明辨是非,讓孔子、老子陳其學說而供覽觀,使孟子籌劃一切。
太子聽後,竟霍然而病愈。
近義詞 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