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草木皆兵
拚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草木皆兵的故事
例子 這一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九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神經過敏
歇後語 苻堅望見八公山
故事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看到後邊山上草木的陰影,都以為是追兵
把遠處山上的野草、樹木都誤認為對方的軍隊,形容極度的驚恐、疑懼。
東晉後期,前秦苻堅(事跡見前“投鞭斷流”條)在統一中國北方後,於公元383年,動員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
東晉派謝玄率八萬精銳抗擊前秦,首在洛澗一戰挫前秦銳氣。
苻堅得知秦軍戰敗,便登上壽陽城頭眺望晉軍,見晉軍軍陣嚴整,兵精將良,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都認為是晉軍,十分驚恐,回頭對苻融說:“晉軍實在是個勁敵,怎麽能說兵少呢?”在晉軍的追擊下,前秦徹底失敗,苻堅率殘兵逃回北方。
【出典】:《晉書》卷114《苻堅載記》2918頁:“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陳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例句】:清·吳妍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59回:“這一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 清·曾樸《孽海花》25回:“我聽了這話,心裏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英語 every bush and tree looks like an enemy (a state of extreme nervousness, as if surrounded by enemies)
俄語 Пуганая ворóна кустá боится
日語 木にも草にも心(こころ)を置(お)く
法語 dans sa frayeur,voir des ennemis part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