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稼不穡,取禾三百 |
稼:種植。穡(`21`ㄙㄜˋ `27`sè`1`):收割。`16``1`不從事農業勞動,卻取得稻子三... |
不能免俗,為複爾耳 |
俗:習俗。爾:如此,這樣。耳:語氣詞。相當於“而已”、“罷了”。不能擺脫一般習俗... |
不虞之譽,求全之毀 |
見〔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
不看見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心思不被擾亂。`16``1`古代道家主張“無為”、“無欲”保... |
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
不形之於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則在於德行的深厚。語出《易.係辭上》:“默而成之,不... |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
不識不知:猶言不知古今。形容先民淳樸。帝:天帝,即自然。則:法則。`16``1`不知古今... |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 |
不叫則罷,開口一叫就令人震驚。比喻平時默默無聞,一旦行動起來便不同凡響。《史記.... |
才秀人微,取湮當代 |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宋參軍鮑照,其源出於二張,善製形狀寫物之詞。得... |
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
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660頁)。 |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
采:采摘。葑:蔓菁,俗名大頭菜。菲:蘿卜。以:用。下體:指根莖。葑菲的根和葉皆可... |
藏之名山,傳之同好 |
見〔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
藏之秘閣,副在三館 |
泛指珍藏。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中國在刻版還未發達的時候,有一部好書,... |
草頭木腳,陷人倒卓 |
隱指蘇紳和梁適,後世借喻奸邪小人。草頭,為“蘇”的字頭;... |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
惻隱:同情,憐憫。`16``1`同情心,每個人都有。語出《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 |
差之毫厘,繆以千裏 |
見“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
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
原作“差若毫厘,繆以千裏”,形容開始時出一點差錯,結果會... |
差之毫犛,失之千裏 |
同“差之毫釐,謬以千裏”。 氂,亦作“釐”。《魏書·樂誌》:“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 |
差以毫厘,失以千裏 |
參見[差若毫厘,謬以千裏]。 |
差若豪厘,繆以千裏 |
《禮記.經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繆以千裏。” |
豺狼當路,安問狐狸 |
比喻殘暴的壞人當權,不值得再去查究他們手下的人。張綱,(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