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晚食當肉
拚音 wǎn shí dàng ròu
解釋 餓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樣。後泛指不熱衷名利。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不熱衷名利
典故
《戰國策.齊策四》:“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戰國時,齊人顏斶隱居不仕。
他曾建議齊宣王應禮賢下士,受到賞識。
齊宣王欲拜顏斶為師,並許以富貴。
這樣,便可以得到肉食,出門也可以乘車。
顏斶對此婉言謝絕。
所謂“晚食當肉”,是指饑而後食,其美可比於吃肉。
後用為詠不願出仕之典,也可用其淺層義指甘願過淡泊生活。
宋.朱熹《朱文公集》六《公濟惠山蔬四種……》詩《芹》:“晚食寧論肉,知君薄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