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塗脂抹粉
拚音 tú zhī mǒ fěn
解釋 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婦女打扮。也比喻為遮掩醜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趙縣君喬送黃柑》:“其塗脂抹粉,慣賣風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例子 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這些不肯塗脂抹粉的青年們的魂靈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魯迅《野草·一覺》)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打扮
歇後語 登台前的演員
脂:胭脂。
原指女子打扮。
後比喻對醜惡的東西掩飾和美化。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其妻塗脂抹粉,慣賣風情,挑逗那富家郎君。”梁啟超《國民十大元氣論.獨立論》:“從其搖頸擺尾,塗脂抹粉,以為分所宜然。”亦作“搽脂抹粉”。
明.孫仁孺《東郭記.妾婦之道》:“喜值青年,全然未須,何妨巾幗羅襦,搽脂抹粉媚如狐。”亦作“抹粉施脂”。
《紅樓夢》一○○回:“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畫鬢,奇情異致的打扮收拾起來。”亦作“擦脂抹粉”。
《兒女英雄傳》二一回:“原來這海馬周三,名叫周得勝,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斷鋼鞭,打倒在地,要給他擦脂抹粉,落後饒他性命,立了罰約的那個人。”
英語 apply powder and paint
日語 口紅(くちべに)を塗(ぬ)りおしろいをつける,美化(びか)する
法語 farder
德語 schǒnfǎr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