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泣路歧
拚音 qì lù qí
解釋 ①借指對世路多歧的感歎。唐方幹《客行》詩: “藕葉綴為衣,東西泣路歧。” ②借指對國家或個人前途的悲傷。唐獨孤及《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 “胡塵晦落日,西望泣路歧。”●《淮南子·說林訓》: “楊子見逵路而哭之, 為其可以南,可以北。” 《太平禦覽》卷一九五引之作 “歧路” 。逵(kui)路: 四通八達的大路。楊朱: 又稱“楊子”、“陽子居”或 “陽生”,善辯。主張 “貴己”、“重生” 。相傳戰國初期楊朱身臨歧路,為方向迷亂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