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柯亭笛
拚音 kē tíng dí
解釋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蔡邕傳》注引晉張騭《文士傳》:“(蔡)邕告吳人曰:‘吾昔嚐經會稽高遷亭(又名柯亭、千秋亭),見屋椽竹東間第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三:“蔡邕嚐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聲嘹亮。”蔡邕善知音樂,他發現柯亭椽是良竹所製,便取下來做成笛,名曰柯亭笛,聲調極美。後因以“柯亭笛”、“柯亭竹”、“柯亭椽”稱良笛或喻良才。
拚音 kē tíng dí
解釋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蔡邕傳》注引晉張騭《文士傳》:“(蔡)邕告吳人曰:‘吾昔嚐經會稽高遷亭(又名柯亭、千秋亭),見屋椽竹東間第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三:“蔡邕嚐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聲嘹亮。”蔡邕善知音樂,他發現柯亭椽是良竹所製,便取下來做成笛,名曰柯亭笛,聲調極美。後因以“柯亭笛”、“柯亭竹”、“柯亭椽”稱良笛或喻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