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華亭鶴唳
拚音 huà tíng hè lì
解釋 華亭穀的鶴叫聲。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梅》:“ 臨刑歎曰:‘欲聞華亭鶴唳,可複得呼?’”
例子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唐·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三
語法 作賓語;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
典故
《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誌所讒,被誅,臨刑歎曰:‘欲聞華亭鶴唳,可複得乎?’”
陸機遭誣陷,成為晉“八王之亂”的犧牲品。
臨刑時想起當年遊華亭,聽鶴唳之往事。
後以此用為悲歎不知及早隱退而受讒言、慨歎平生的典故。
唐.李白《行路難》三:“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鸞何足道!”
李商隱《曲江》詩:“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近義詞 鶴唳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