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世外桃源
拚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釋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出處 晉·陶潛《桃花園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世外桃源的故事
例子 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理想世界
典故
源見“桃花源”。
借指不受外界影響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痛史》十回:“宗仁道:‘這裏還有婦女麽?’金奎道:‘在下所部的士兵,多是衢州人,所以陸續有接了眷屬來的,都住在此處。左右沒事,就叫她們做些女紅。我這山中便是個世外桃源。’”楊沫《青春之歌》一部三章:“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
近義詞 洞天福地
反義詞 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