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識時務者為俊傑
拚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解釋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出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裴鬆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例子 語曰:“識時務者為俊傑。”我願今日的三民主義者記取此語。(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語法 作賓語、分句;指看清時局
典故
時務:當前形勢。
俊傑:才智出眾的人。
指能夠預見到形勢的發展,才算是才智出眾的人。
劉備在東漢末年軍閥爭戰中,屢屢不得誌。
一次他去拜訪司馬德操(司馬徽,隱士,人稱水鏡先生),詢問當前之事,司馬德操說:“一般的儒生俗士,怎能識清時事,能掌握當前形勢發展的人才是人中俊傑。這兒就有俊傑,一個叫伏龍,一個叫鳳雛。”劉備連忙問指誰。
司馬德操告訴他:“就是諸葛孔明和龐士元。”
【出典】:《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裴鬆之注引《襄陽記》卷35第913頁:“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例句】:明·梅鼎祚《玉合計·拒間》:“識時務者為俊傑,請元帥三思。”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9回:“夫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 茅盾《劫後拾遺》5:“這年頭兒,識時務者為俊傑;資本到可以隨便,門路卻不能不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