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少縱即逝
拚音 shǎo zòng jí shì
解釋 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出處 宋·蘇軾《文與可畫畫雲當穀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例子 夫急流洶湧,少縱即逝,此豈能深思長計時哉!(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時間或時機
典故
連動 稍為一放鬆,時間、機會一下子就過去了。
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夫急流洶湧,~。”△貶義。
用於描寫狀態變化迅速消失方麵。
→兔起鶻落,少縱即逝 瞬息即逝 ↔無時無刻。
也作“稍縱即逝”、“稍縱則逝”。
近義詞 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