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東陵種瓜
拚音 dōng líng zhǒng guā
解釋 指秦東陵侯召平,在秦亡後隱居長安城東種瓜之故事。後以此典比喻棄官歸隱田園之人;或用以詠瓜。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呂後采用蕭何的計謀,誅殺淮陰侯韓信。高祖劉邦率軍在外,聽說淮陰侯被殺,特意派遣使者到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並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為相國衛隊。許多人都來祝賀,唯獨召平作為不好之事前來吊哀。召平原是秦朝的東陵侯。秦朝滅亡,召平淪落為平民,家漸貧窮,隱居種瓜在長安城東,他種之瓜美味可口,所以人們稱為“東陵瓜”,這是依照召平秦時的封號來命名。召平對相國蕭何說:“禍患從此開始了。皇帝劉邦日曬夜露在外,而您卻留守朝中,不受箭石武器傷害之危險,反而增加了您的封邑並設置衛隊,是因為人告韓信剛反於京城,懷疑您的心產生了。設置衛隊保護您,並非寵幸您。希望您辭謝封賞不受,把全部家產資財佐助軍費,這樣皇上就高興了。”相國蕭何依從他的計策,高祖果然大為歡喜。此典又作“東陵瓜”、“青門瓜”、“東陵故侯”、“五色東陵瓜”、“故侯瓜”、“東門瓜”、“鋤瓜士”、“召平瓜”、“邵平瓜”、“邵平東陵”、“城東瓜”、“種瓜侯”、“卜隱青門”、“瓜田故侯”、“召平種瓜”、“瓜熟青門”、“邵侯瓜”、“種瓜五色”。
例子 魏·阮籍《詠懷》之九:“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南朝梁·何遜《南還道中送贈劉谘議別》:“目想平陵柏,心憶青門瓜。”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吳明徹墓誌銘》:“霸陵醉尉,侵辱可知;東陵故侯,生平已矣。” 唐·駱賓王《夏日遊德州贈高四》:“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唐·王維《老將行》:“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唐·杜甫《喜晴》:“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 唐·白居易《讀史》:“秦時故列侯,老作鋤瓜士。” 唐·李商隱《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芳年誰共玩?終老召平瓜。” 唐·溫庭筠《贈鄭處士》:“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宋·蘇軾《司馬君實端明獨樂園》:“子嗟丘中親藝麻,邵平東陵親種瓜。” 宋·蘇軾《次韻子由月季花再生》:“而今城東瓜,不記召南茇。” 宋·張元幹《水調歌頭·追和》:“舉手釣鼇客,削跡種瓜侯。” 宋·張炎《蝶戀花·邵平種瓜》:“卜隱青門真得趣。蕙帳空閑,鶴怨來何暮。” 金·元好問《贈史子桓尋親之行》:“瓜田故侯貧且病,愛莫助之徒自傷。” 元·馬謙齋《柳營曲·太平即事》:“傲河陽潘嶽栽花,效門東召平種瓜。” 明·袁宏道《送焦弱侯老師使梁》:“蓮開白社來陶令,瓜熟青門謁故侯。” 清·程先貞《哭盧南村先生》:“寂寞風摧陶令柳,淒涼雨打邵侯瓜。” 清·錢謙益《戊寅元日偶讀史記》之五:“聞道青門萬會客,種瓜五色耀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