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求馬唐肆
拚音 qiú mǎ táng sì
解釋 唐:原指無壁之屋,引伸為空的;肆:鋪子,這裏指賣馬的地方。到不是停馬處去找馬。比喻在什麽也沒有的地方尋求自己所需的東西。
出處 《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方法不對
典故
《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馬處。”後以“求馬唐肆”比喻求非其所,勞而無功。
清 夏燮《中西紀事.申明煙禁》:“使挾綺羅以幹田舍村莊,操酒肉以啖深山之廟宇,是何異示璞於周人,而求馬於唐肆,必無所得而歸矣。”
近義詞 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