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秦晉之好
拚音 qín jìn zhī hǎo
解釋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例子 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秦晉之好。(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語法 作賓語;泛指兩家聯姻
典故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春秋時,秦 晉兩國世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三國演義》十六回:“胤到徐州見布,稱說:‘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秦 晉之好。’”
反義詞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