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軍萬馬
拚音 qiān jūn wàn mǎ
解釋 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出處 《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例子 各方麵竟如千軍萬馬地圍困攏來,實在說,我是有被這班箭手底亂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柔石《二月》二四)
語法 作主語、賓語;指聲勢浩大
典故
形容兵馬很多。
也形容隊伍聲勢浩大。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地下又滑,肚裏又怕,心頭一似小鹿兒跳,一雙腳一似鬥敗公雞,後麵一似千軍萬馬趕來,再也不敢回頭。”元.關漢卿《單刀會》一折:“他若不與嗬,我大勢軍馬,好歹奪了荊州,你則待千軍萬馬惡相待,全不想生靈百萬遭殘暴。”《官場現形記》一二回:“一直等到下半夜,齊說潮水來了……及至到了跟前,竟像千軍萬馬一樣,一衝衝了過來。”亦作“萬馬千軍”。
元.無名氏《千裏獨行》四折:“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忙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兒女英雄傳》一六回:“講她的心胸本領,莫說殺一個仇人,就萬馬千軍,衝鋒打仗,也了得了。”亦作“千兵萬馬”。
《南史.陳慶之傳》:“先是洛中謠曰: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反義詞 一成一旅 , 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