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奇裝異服
拚音 qí zhuāng yì fú
解釋 比一般人衣著式樣特異的服裝(多含貶義)。
出處 戰國楚·屈原《涉江》:“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例子 這真和女子非梳頭不可的教育,“~”者要抓進警廳去辦罪的政治一樣離奇。 魯迅《墳·從胡須說到牙齒》
語法 作主語、定語;指異狀
典故
與眾不同的、式樣奇異的服裝。
魯迅《墳.從胡須說到牙齒》:“胡須的有無,式樣,長短,我以為除了直接受著影響的人以外,是毫無容喙的權利和義務的,而有些人們偏要越俎代謀,說些無聊的廢話,這真和女子非梳頭不可的教育,‘奇裝異服’者要抓進警廳去辦罪的政治一樣離奇。”
反義詞 素裝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