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拋磚引玉
拚音 pāo zhuān yǐn yù
解釋 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拋磚引玉的故事
例子 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拋磚引玉,以為借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於謙詞
典故
清 西厓《談徵.拋磚引玉》載:相傳唐人趙嘏有詩名,至吳,常建欲得其詩,知其必遊靈岩寺,遂先題詩二句於壁,嘏遊寺見詩,補續二句以成一絕。
常建詩不及趙嘏,故人謂“建乃拋磚引玉”。
按,常建為玄宗 開元時進士,趙嘏於武宗 會昌二年進士及第,時建已早卒。
所傳建題句待嘏補成事,其謬顯然。
後常用“拋磚引玉”為以淺拙引出高明的謙詞。
元 貫雲石《鬥鵪鶉.佳偶》套曲:“他道是拋磚引玉,俺卻道因禍得福。”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天緣巧合》:“君勿靳此,亦拋磚引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