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盤根錯節
拚音 pán gēn cuò jié
解釋 盤:盤曲;錯:交錯;節:枝節。樹木的根枝盤旋交錯。比喻事情紛難複雜。
出處 《後漢書·虞詡傳》:“誌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例子 莫謂鄉村阻力多,盤根錯節須能手。(徐特立《畢業歌》)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事情複雜
指樹木的根幹枝節盤屈交錯,不易砍伐。
多以此比喻事情繁難複雜,不易處理。
虞翊,安帝初,任太尉李修郎中。
當時,西羌入犯內地。
大將軍鄧騭主張放棄涼州,致力北部邊防,其他官員亦隨聲附和,而虞翊則堅決反對。
鄧騭對此懷恨在心,派他到盜賊橫行的朝歌(今河南淇縣)去當地方官,“欲以吏法中傷翊”。
他的朋友都為他擔心。
他卻笑著說:“工作不拈輕怕重,搶挑重擔,是臣下應盡的職責,不去砍伐根幹枝節都盤屈交錯的大樹,那裏能辯別銳利的刀斧呢。”到任後,即立定科條,募求壯士,逮捕盜賊。
地方因以安定。
後亦以盤根錯節形容惡劣黑暗勢力所結下的各種關係網。
【出典】:《後漢書》卷58第1867頁,《虞翊傳》:“鄧騭兄弟以翊異其議,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傷翊。後朝歌賊寧季等數千人攻殺長吏,屯聚連年,州郡不能禁,乃以翊為朝歌長。故舊皆吊翊曰:‘得朝歌何衰?’詡笑曰:‘誌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例句】:北齊·魏收《魏書·甄琛傳》:“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堅木,盤根錯節,亂植其中。” 南宋·陳亮《龍川詞三部樂七月二十六日壽王道甫》:“從來別真共假,任盤根錯節,更饒倉卒。”
反義詞 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