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衣對泣
拚音 niú yī duì qì
解釋 睡在牛衣裏,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出處 《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牛衣對泣的故事
例子 翁家乏食,借貸無門,典質已盡,搔首踟躕,牛衣對泣而已。(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義貓》)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貧賤夫妻
典故
《漢書.王章傳》:“王章字仲卿……初,章為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自以為將死,故辭決),涕泣。其妻嗬怒之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逾仲卿者(此指才學品格)?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通仰,抬頭向上),乃反涕泣,何鄙也!’後章仕宦曆位,及為京兆尹,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當知足,獨不念牛衣中涕泣時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遂上書,果下廷尉獄,妻子皆收係。”
“牛衣對泣”說的是漢人王章在貧病交攻之時,臥牛衣中,悲傷泣涕,與妻決別的故事。
後因以“牛衣對泣”用為貧病交加,生活困難的典故。
(唐)劉禹錫《謫居悼往》二首之一:“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宋)蘇軾《示過》詩:“合浦賣珠無複有,常年笑我泣牛衣。”(《東坡集》續集卷二)
近義詞 牛衣夜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