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淩雲健筆
拚音 líng yún jiàn bǐ
解釋 淩(líng靈)雲:直上雲天;升向空中。此典指司馬相如善於用筆寫文章,使人讀後如遨遊天空。後以此典稱頌文筆縱橫,才氣非凡。司馬相如進獻《大人賦》之後,漢武帝閱覽大為高興,飄飄然有直上雲天之氣概,好像遨遊於天地之閭。此典又作“賦有淩雲稱”、“淩雲之勢”、“多才飄飄氣”、“賦就淩雲”、“淩雲氣”。
例子 南朝梁·江淹《別賦》:“賦有淩雲之稱,辯有雕龍之聲。”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淩雲健筆意縱橫。” 唐·元稹《授楊巨源郭同玄河中興元少尹製》:“相如有淩雲之勢,陶潛多把菊之情。” 宋·楊億《劉校理屬疾》:“多才最許飄飄氣,少別還銷黯黯魂。” 明·湯顯祖《紫釵記》:“青雲路有,賦就淩雲奏,望朝雲徘徊意久。” 明·餘懷《水龍吟》:“白發l臨頭,黃金去手,負淩雲氣。”
典故
《史記》卷117《司馬相如列傳》3063頁:“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即《大人賦》),天子大說(yuè月,同“悅”,高興),飄飄(飄飄然,得意樣子)有淩雲之氣(勢),似遊天地之閒(通“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