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酹酒捐金
拚音 lèi jiǔ juān jīn
解釋 借指作風廉潔。唐王維《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 “碩量弘深,投書置水。酹酒捐金,樹德滋蔓。” ●《後漢書·張奐傳》:“羌豪帥感奐恩德, 上馬二十匹, 先零酋長又遺金八枚。奐並受之,而召主簿於諸羌前,以酒酹地曰: ‘使馬如羊,不以入廄; 使金如粟,不以入懷。’ 悉以金馬還之。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 威化大行。 ” 遺(wei): 贈送。 (qu): 古代少數民族用的金銀耳環。酹(lei): 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粟: 沙。東漢張奐曾率兵解羌人之危,羌人贈好馬二十匹, 金八枚, 以報奐恩。 張奐視馬如羊, 視金似沙,投酒祭地,盡還金馬。羌人感服張奐高潔,從此,一改貪婪之弊,廉潔之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