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漠然置之
拚音 mò rán zhì zhī
解釋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一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出處 清·錢泳《履園從話·會稽郡王墓》:“故國家有祀祭之典,官吏有防護之冊,而為之子孫者豈忍聽其荒廢不治而漠然置之耶!”
例子 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清·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態度冷淡
典故
置:放。
謂對人對事冷漠無情,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清.田雯《學政條約序附十五則》:“使者將於四書文字外各以五經疑義設問,以觀所答,多士毋漠然置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反義詞 體貼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