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盤虎踞
拚音 lóng pán hǔ jù
解釋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 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歎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例子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在江東。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8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地勢險要
典故
《太平禦覽》卷一五六引晉 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歎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後因以“龍盤虎踞”形容南京地勢雄峻險要,宜作帝王之都。
唐 李白《永王東巡歌》之四:“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亦喻為英雄豪傑所盤踞。
唐 歐陽詹《曲江池記》:“真主巍巍,龍盤虎踞。”
近義詞 虎跨龍盤 , 龍蟠虎踞
反義詞 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