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老蚌生珠
拚音 lǎo bàng shēng zhū
解釋 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後指老年得子。
出處 《北齊書·陸印傳》:“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例子 已見熊羆入夢,行看老蚌生珠。(明·趙弼《蓬萊先生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老年得子
典故
亦作“老蚌出珠”。
已經衰老的蚌又生出了珍珠。
比喻晚年得賢子。
東漢末,京兆(今陝西西安市西北)人韋端,涼州牧征為太仆,兩個兒子韋康(字元將)、韋誕(字仲將)也居官,一家榮耀,時人稱慕。
韋康、韋誕先後拜訪了當時名士孔融,孔融很是讚賞他們,寫信對韋端說:“前天元將來到,我看他才學淵博,很有雅量,是建功立業的人才啊。昨天仲將又來了,他品性誠實、正直,才思敏捷,且又功力深厚,是維持家業旺盛之人啊。想不到你老來竟得如此一對人才,好好的愛護他們吧。”
【出典】:《三國誌·魏書·荀彧傳》裴鬆之注引《三輔決錄》卷10第312頁:“孔融與康父端書曰:‘前日元將來,淵才亮茂,雅度弘毅,偉世之器也。昨日仲將又來,懿性貞實,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不意雙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
【例句】:《北齊書·陸卬傳》:“邵又與卬父子璋交遊,嚐謂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宋·蘇軾《虎兒》:“舊間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菟。” 明·趙弼《蓬萊先生傳》:“已也熊羆入夢,行看老蚌生珠。”
近義詞 老蚌珠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