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魚遊沸鼎,燕巢飛幕
拚音 yú yóu fèi dǐng yàn cháo fēi mù
解釋 沸鼎:滾開的鍋;飛幕:飛動不定的帳幕。魚在滾開的鍋裏遊,燕子在飄蕩不定的帳幕上築巢。比喻身處絕境,極其危險。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戒備》:“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處境非常危險
典故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沸鼎:水沸騰的鼎。
飛幕:飛動搖蕩的帳幕。
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也作【魚遊沸釜(fǔ),燕處危巢】。
(釜:古代的一種鍋。)《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南荃外史〈歎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遊沸釜,燕處危巢。”也單作 ① 【燕巢於幕】、【燕巢危幕】。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猶:好像。)《聊齋誌異.邵九娘》:“君之計,所謂燕巢於幕,不謀朝夕者也。”《洪秀全演義》第六回:“雲山道:‘公此言,正是燕巢危幕,不知大廈將傾!’”
近義詞 魚遊沸釜,燕處危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