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空城計
拚音 kōng chéng jì
解釋 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空城計的故事
例子 你不能老是用“~”
語法 作賓語;指欺騙對手
典故
元末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記載了三國時蜀相諸葛孔明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大軍的故事。
當時諸葛亮駐軍陽平關時,派魏延等帶兵攻魏,隻留少數老弱殘兵守城。
忽然接到情報,說魏國大將司馬懿帶領大軍來攻城。
諸葛亮不慌不忙,傳令大開城門,派人在城門口灑掃道路,表示要迎接司馬懿進城。
司馬懿到了城外,看見這個情景,以為城裏有伏兵,怕上當,就下令退兵。
今多以“空城計”用為並無實力而虛張聲勢的用語。
無名氏《三十六計.空城計》:“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