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酒醉飯飽
拚音 jiǔ zuì fàn bǎo
解釋 比喻飲食得到了滿足。
出處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七月半》:“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
例子 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呼群三五,躋入人叢。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七月半》
語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飲食得到滿足
典故
喝足酒吃飽飯。
元.高文秀《襄陽會》一折:“我有一計,俺這裏安排一席好酒,多著些湯水,多著幾道嗄飯,準備幾碗甜醬,我著他酒醉飯飽,走不動,撐倒了嗬。”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七月半》:“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野叟曝言》二三回:“一連倒了一二十碗,也不動箸,也不撈那添桌,隻把那酒壇捧起合在嘴上,骨都骨都的吃幹了,方才放落,笑道:‘今日要算是酒醉飯飽。’”亦作“酒足飯飽”。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等大家都吃得酒足飯飽,她已經累得什麽也不想吃了。”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章:“酒足飯飽,劉讚畫連夜做轎子回城複命。”亦作“酒餘飯飽”。
《紅樓夢》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誌,酒餘飯飽,雨夕燈窗,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