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江河日下
拚音 jiāng hé rì xià
解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
出處 清·鄭燮《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豈得為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哉!”清·宗山《詞學集成序》:“詞之為道,自李唐沿及兩宋,濫觴厥製,漸至紛紜歧出,有江河日下之慨。”
例子 不瞞大師說,現在的時勢,實在是江河日下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事業精力等每況愈下
典故
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遊。
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
清.宗山《詞學集成序》:“詞之為道,自李唐沿及兩宋,濫觴厥製,漸至紛紜歧出,有江河日下之慨。”《儒林外史》二六回:“而今的人,可謂江河日下。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到傳道窮經,他便說迂而無當;和他說到通今博古,他便說雜而不精。”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二講》:“中國自通商以後,出入口貨物之比較,有江河日下之勢。”
反義詞 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