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拚音 wǔ rì yī fēng shì rì yī yǔ
解釋 指每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舊時作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
出處 漢·王充《論衡•是應篇》:“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例子 列位從此後,~,還來拯救拯救。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七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每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
表示風調雨順。
舊時作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
語出漢.王充《論衡.是應》:“儒者論太平瑞應,皆言氣物卓異……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宋.範仲淹《水車賦》:“至如賢人在輔,德施周普,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則斯車也,吾猶不取。”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靠天吃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的唐虞之世,去今已遠,靠天而竟至於不能吃飯,大約為信天派所不及料的罷。”也單引 ① 〔五日一風〕。
《舊唐書.禮儀誌二》:“按《淮南子》:‘太平之時,五日一風,一年有七十二風。”
近義詞 五風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