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為臣死忠,為子死孝
拚音 wé chén sī zhōng wéi zǐ sǐ xiào
解釋 為:作為;臣:臣子。封建社會認為當臣子的應當不惜生命忠於帝王,為兒女的應當不惜生命孝敬父母。
出處 宋·文天祥《沁園春》詞:“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例子 ~,剗的說這等言語也。 明·無名氏《嶽飛精忠》頭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典故
明.邵璨《香囊記.分岐》:“自古道為臣死忠,為子死孝,當初不該赴選,也由得我和你,今日既受朝廷之爵,即當致身報國,不必更以家事為慮。”
“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係封建社會所標榜的倫理道德,意指做臣子的應當不惜生命忠於帝王,為人子的則應不惜生命孝敬父母。
明.吾丘瑞《運甓記.父子死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孩兒兄弟二人,情願同爹爹出陣。”